10月23日,一條關於“95後萌妹用身體換旅行”的新聞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各大官博紛紛轉載。新聞中稱一名95後少女因酷愛旅游但囊中羞澀,願廣徵各地男友,只要陪玩,便可以“什麼要求都滿足”。邊走邊愛的宣言以及一地一男的挑逗,讓新聞傳播熱度攀升,然而記者調查發現,這條社會新聞疑點重重,難逃社交軟件自我炒作的嫌疑。(10月23日中國新聞網)
  “用身體旅行”證明是惡意炒作,媒體紛紛跳出闢謠,直言炒作的元凶是社交軟件。那麼,這家社交軟件該如何負責?誰讓它負責?照筆者看來,同大多網絡惡意炒作一樣,這件事只會以炒作起,以道德批判終,誰也不會真正負責,真正受害的還是已經急轉直下的道德環境。
  如果始作俑者是社交軟件,那麼真正炒作的還是媒體。這條新聞的轉載源頭來自於某都市報,該報以整版篇幅報道此事,新聞中缺失準確時間、地點、見證人等新聞要素,並且全文並無對事件女主角的採訪,所有的故事經歷均來自於網貼自述。光憑網帖自述,都市報就能堂皇轉述?審核是新聞宣傳的第一關口,審核把不了關,別指望眼球第一的新媒體、自媒體謹言慎行。
  “用身體旅行”的新聞傳出後,各大媒體的官博紛紛轉載。主流權威媒體紛紛跟進,此新聞很快成了頭條。及至有媒體抽絲剝繭證明是社交軟件惡意炒作,《華西都市報》等媒體官博紛紛刪除轉載信息,並向網友致歉。即便不能確認新聞真假,“用身體旅行”挑戰道德底線的常識總會有,面對海量新聞,為何獨選可信度不高、道德觸底的三俗新聞?
  是傳統紙媒原發假新聞,是各路媒體把三俗新聞炒成頭條,又是媒體站出來闢謠儼然以清本正源英雄自居,按媒體的說法,責任全在惡意炒作的社交軟件。社交軟件惡意炒作當然要嚴懲,可讓假新聞登上大雅之堂而且煽風點火唯恐不火的各路媒體哪能免責?雖法不責眾,而且沒有專門管理機構出來調查追責,有新聞道德自我約束力的媒體總得自省一番吧?以後能否少一些這樣的三俗頭條?
  文/程振偉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誰該為“用身體旅行”惡意炒作負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f62rfmj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